使用帮助
登 录
注 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音视频资源库
>
视频荟萃
>
资源详情
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心理学
节目1
播 放
主讲人:
夏学銮
关键词:
日常生活 社会心理学
时间:
2013年6月16日
期数:
第54期
讲座地点:
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一层学津堂
讲座类别:
国图讲坛之科学家讲坛
内容摘要:
夏学銮老师的讲座《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心理学》给大家讲解了五方面内容。一是日常生活与社会心理学。日常生活不仅是文学艺术的创作源泉,而且是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母体。日常生活经验、民间颜语格言都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心理学矿产资源。但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常识有可能是对的,也有可能是错的;需要我们小心辩别。二是日常生活中的两大动机。在日常生活中,人类有两大动机:这就是自尊动机和认知动机。第一个动机是自尊,第二动机是认知。当认知取向与认知取向发生矛盾的时候,正如阿罗森等人所说,“若是为了让自己有好的感受,二必须在扭曲世界或真实地反应世界作出选择,人们通常选择前者。”三是只要你要求你就会得到。社会心理学对顺从的研究得出一项结论:只要你要求,你就会得到。夏老师向大家介绍了顺从的两种策略:“脚进门里技术”和“门在脸上技术”。四是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态度一直处于研究中心的地位,它即形成我们的社会概念,又形成我们的社会行为。夏老师主要了讨论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态度的特征、态度的活化性、环境限制。五是提高你自我表现的艺术。自我表现是指个人试图控制其在其社会互动中所设计的某种形象的一切努力。怎样进行自我表现,即结合具体的环境把自我表现策略具体化、操作化,是我们切实关心的问题。要想成功地进行自我表现,我们必须接决好三个问题:界定环境、确定目标、认清障碍。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好友
微信
收 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