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津图书奖有奖知识问答活动说明

活动时间:

2019年4月23日至2019年5月20日

答题说明:

答题限时30分钟完成,每位用户限答题1次。系统将根据答题成绩抽取获奖用户若干,奖品为第十四届文津图书奖入围图书一本(随机发放)。奖品将于活动结束后采取邮寄方式发放。注意:请务必留下您的真实姓名、手机号码、邮寄地址,以便礼品发放。统一格式:姓名-电话-邮寄地址。

 
当前位置:  首页>资源详情
阅读的力量:从苏格拉底到推特
目录

阅读文化的复兴

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普遍存在一种担忧,就是网络导致了阅读的危机。通常的表述是,阅读呈现了碎片化、低质化的特征,甚至不再是真正的阅读。在这种担忧之中,蕴含着两个判断。其一,印刷书籍是承担严肃阅读的合适媒介,而网络不是。其二,文化精英仍会坚持印刷书籍的阅读,而沉湎于网络的大量人群只是消费大众。

本书作者富里迪通过对阅读以及阅读观点的历史进行梳理,向我们指出:事实上,类似的担忧和争论古已有之,从未平息,只是随着时代场景的变化而变换其形式而已。他的梳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历史视野,引证了不同时代围绕阅读问题的、具有代表性的对立言论,有助于我们思考今天所面临的问题。

本书的副标题是“从苏格拉底到推特”,暗示了从古希腊到互联网时代,阅读始终是一个引起纷争的问题。从西方历史的角度看,有若干关键的节点。一是古希腊,由于书写材料的珍贵,只有极少数人有机会阅读书面文本,但苏格拉底已经担忧书面文本的间接性会导致误解,主张唯有直接的口头对话才能保证理解的正确。二是15世纪古腾堡把印刷技术引入欧洲之后,书籍的传播使得阅读人口不断增加,围绕阅读利弊的争论也随之增加,但各方都承认阅读会对心智发生重大影响。三是19世纪小说兴起,以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为焦点,虚构作品对人们真实生活的影响引起道德恐慌,而沉湎于小说的阅读大众则遭到道德批判。四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数码技术兴起,网络的利弊成为关注的重点,恪守传统者持批判立场,反传统者则欢呼又一次阅读革命的到来,宣称读者摆脱了书籍的压迫,真正成为了阅读的主人。

那么,作者的立场是什么?在叙述各种不同乃至相反的观点时,他的态度是审慎的,往往并不明确地表示可否。就我们今天的问题来说,争论发生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媒介,即网络文本与印刷书籍的关系,他承认阅读文化面临严峻挑战,但原因不在技术领域,抨击网络和讴歌网络都是片面的。二是关于阅读主体,精英阅读与大众阅读的关系,他反对走极端,显然不赞成精英主义。我赞同这两点看法,阅读的利弊不取决于媒介和身份,而是取决于阅读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作者的结论是,阅读是一种拥有其自身价值的文化修养,我们应该复兴这样的精神,这个复兴要从培养娃娃开始。

国家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4420号